电力电容器 型号

发布时间:2025年6月12日

Q1:电力电容器型号中的字母数字代表什么含义?
A:国家标准型号由四部分组成:①类型代号(B表示并联电容器)②介质材料(M表示全膜介质)③设计序号 ④特征参数。例如BAM12/√3-334-1W:
– B:并联电容器
– AM:浸渍剂为苄基甲苯的全膜结构
– 12/√3:额定电压12kV/√3(相电压)
– 334:标称容量334kvar
– 1W:单相户外型
Q2:如何根据使用场景选择合适型号?
A:关键选型步骤:
1. 确定工作电压:选择额定电压高于系统电压10-15%的型号
2. 计算需求容量:Qc=√3×U²×ω×C,需考虑功率因数补偿需求
3. 介质类型选择:
– 油浸式(适用于常规环境)
– 干式(防爆场所首选)
– 自愈式(频繁投切场景)
4. 特殊环境适配:
– 高原型(海拔2000m以上)
– 防污型(工业污染区域)
Q3:不同型号电容器的损耗差异如何?
A:损耗特性主要取决于介质材料:
– 全膜电容器:tanδ≤0.05%(低损耗)
– 膜纸复合:tanδ≈0.08%
– 普通油浸式:tanδ>0.1%
建议优先选用BAM/BFF系列全膜结构,年损耗电量可降低30%以上。冶金行业等连续运行场景应选择损耗值≤0.08W/kvar的节能型号。
Q4:型号中的”自愈特性”指什么?
A:自愈型电容器(型号含SH标识)采用金属化聚丙烯薄膜:
1. 击穿时瞬间气化金属层,自动隔离故障点
2. 保持85%以上原有容量继续工作
3. 特别适合电压波动大的电网
维护时需配合专用熔断器(额定电流1.5倍电容器电流)
Q5:日常维护需要注意哪些型号参数?
A:重点监测指标:
1. 电容值变化:每月测量,偏差>±5%应更换
2. 介质损耗:tanδ增长超过初始值50%需检修
3. 外壳温度:运行温度≤55℃(环境温度+15℃)
4. 三相不平衡:电流差<5%,电压差<1.5%
建议配置TCSC-300系列在线监测装置,实时跟踪MKP型电容器的运行状态。
使用技巧:
– 新装电容器需进行72小时空载运行测试
– 并联电抗器选型公式:XL=1/(3ωC)
– 冬季应检查低温型(-25℃)电容器的介质凝固情况
– 定期清洁散热孔(特别是BSM系列封闭式型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