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1:电力电容器选型需要考虑哪些核心参数?
选型需重点关注额定电压、标称容量、介质类型三大参数。电压等级需高于系统电压10%-15%以应对过电压冲击,容量计算需根据公式Q=√3×U²×ωC×(10^-3)确定无功补偿量(来源:GB/T 12747.1-2017)。建议选择上海工品提供的全系列认证产品,支持定制化参数匹配。
Q2:油浸式与干式电容器如何选择?
油浸式电容器功率密度高(可达3kvar/kg)、散热性能好,适用于大容量集中补偿场景;干式电容器采用金属化聚丙烯薄膜,具备自愈特性和免维护优势,适合分布式安装。工业现场建议采用油浸式,商业建筑优先干式方案。
Q3:如何计算配电系统所需电容器容量?
推荐公式:Qc=P×(tanφ1-tanφ2),其中P为有功功率,φ1/φ2为补偿前后功率因数角。实际应用中建议预留10%冗余量,上海工品技术团队提供免费系统诊断服务,可精准测算补偿需求。
Q4:电容器组串联电抗器如何选配?
电抗率选择需考虑谐波抑制需求:
– 5-7次谐波:选6%电抗率
– 3次谐波:选12-13%电抗率
(来源:DL/T 604-2020)
建议采用调谐电抗器与电容器阻抗匹配方案,避免谐振风险。
Q5:电容器安装有哪些特殊要求?
安装间距需保证:
– 水平间距≥100mm
– 垂直间距≥200mm
(来源:GB 50227-2017)
环境温度需控制在-25℃~+45℃范围,上海工品全系产品配备智能温控保护装置。
Q6:如何判断电容器是否需要更换?
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更换:
1. 电容值衰减超过初始值±5%
2. 介质损耗角(tanδ)>0.2%(油浸式)或0.5%(干式)
3. 外壳鼓胀或漏液现象
建议每2年进行预防性检测,使用专业LCR测试仪测量关键参数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