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1:电容器型号中的字母代表什么?
在并联电容器型号编码中,首字母通常表示介质材料类型。例如CBB表示聚丙烯薄膜电容(C代表电容,BB指双面金属化聚丙烯膜),CL代表涤纶电容(聚酯薄膜)。(来源:IEC 60384标准,2021)
型号第二位字母常表示结构特征,如M代表金属化膜结构,P代表箔式结构。这些编码规则在不同厂家间可能存在差异,上海工品的电容产品均会在规格书中明确标注编码规则。
Q2:型号中的数字有哪些含义?
数字组合通常包含三个核心参数:
1. 额定电压:如400V代表最大工作电压
2. 标称容量:105表示10×10⁵pF=1μF
3. 公差等级:J代表±5%,K代表±10%
(来源:GB/T 6346标准,2020)
上海工品工程师建议:选购时需特别注意电压参数需留出30%余量,例如380V系统应选450V及以上产品。
Q3:如何识别特殊功能标记?
部分型号后缀包含特殊标识:
– T:表示耐高温型(105℃)
– H:高频特性优化
– X2:安规认证等级(抑制电源电磁干扰)
Q4:选型时有哪些实用技巧?
1. 优先选择金属化薄膜电容器(如CBB系列),具有自愈特性更安全
2. 工业场景建议选择防爆型结构(型号带F标识)
3. 注意工作温度范围标识,-40/+105℃比常规型更可靠
上海工品提供免费型号解码服务,用户上传电容图片即可获取完整参数解读和替换建议。
Q5:不同厂家的型号规则差异大吗?
国际大厂通常遵循IEC标准编码,但国内厂家可能存在自定义规则。建议通过以下方式确认:
1. 查看厂家规格书第1页的”型号说明”章节
2. 测量实际尺寸比对封装代码(如15×25mm对应CD15)
3. 使用万用表实测容量验证公差范围
(正文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