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否了解过IGBT模块中那些看似微小却至关重要的连接结构?其中,鱼眼针作为关键的互连部件之一,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电力电子设计者所关注。它究竟有哪些独特之处?
什么是IGBT模块中的鱼眼针?
鱼眼针是一种常用于高可靠性连接场景的弹性插针结构,广泛应用于英飞凌IGBT等功率模块中。这种针脚设计具备良好的自对中性和接触稳定性,通常用于模块与外部电路之间的可插拔连接。
它的主要特点包括:
– 插拔力小但接触牢固
– 支持多次插拔而不损坏PCB焊盘
– 减少焊接工艺带来的装配复杂度
鱼眼针的技术优势
相比传统焊接到位的连接方式,鱼眼针在实际应用中有几个显著优势:
| 特性 | 鱼眼针方案 | 焊接方案 |
|——|————|———-|
| 安装便捷性 | 高(无需回流焊) | 中等(需焊锡工艺) |
| 可维护性 | 易于更换或升级 | 更换难度大 |
| 连接可靠性 | 接触稳定,适配性强 | 存在虚焊风险 |
此外,由于其物理结构特性,鱼眼针可以有效吸收装配误差,提升整体系统的装配兼容性。
应用领域与发展趋势
目前,英飞凌IGBT模块结合鱼眼针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、光伏逆变器以及工业电机驱动等领域。随着高密度功率封装需求的增长,这类无焊连接方案的市场需求也在逐步扩大 (来源:Yole Développement, 2022)。
对于需要频繁维护或快速更换的系统来说,采用鱼眼针的IGBT模块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和长期使用成本优势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