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相同容量的电解电容,尺寸却相差甚远?选型时如何快速匹配电路板空间?掌握尺寸标准是避免设计返工的关键。
一、主流尺寸标准体系解析
电解电容的物理尺寸主要由国际电工委员会(IEC)和电子工业联盟(EIA)两大体系规范。不同标准直接影响元件的直径、高度及引脚间距。
径向引线电容的通用编码规则
常见编码如”φ8×12″,前位数字代表直径(单位毫米),后位数字表示高度。这种标注方式在IEC 60384-4标准中被广泛采用。(来源:IEC标准库, 2021)
核心尺寸参数释义
- 直径:决定电容在PCB上的横向占位
- 高度:影响设备内部垂直空间布局
- 引脚间距:关系PCB孔位设计兼容性
二、常见规格尺寸对照表
下表展示市场主流规格的对应尺寸范围(单位:mm):
| 容量范围 | 典型直径 | 常见高度 | 适用标准 |
|—————-|————|————|————-|
| 小容量组 | 5-8 | 10-15 | EIA-456-A |
| 中容量组 | 10-16 | 16-25 | IEC 60384 |
| 大容量组 | 18-35 | 30-50 | EIA-456-AC |
(注:具体尺寸因厂商工艺存在浮动,数据来源:全球元器件分销商协会, 2023)
三、选型中的尺寸避坑指南
盲目追求小体积可能引发散热不良或寿命衰减。合理选型需平衡三个维度:电气参数、物理空间、环境耐受性。
电路板布局关键考量
- 邻近元件热效应:大功率器件旁避免紧凑安装
- 机械应力防护:高振动环境需预留缓冲空间
- 后期维护间隙:维修通道保留最小操作距离
在上海工品的选型数据库中,用户可依据直径/高度组合筛选兼容型号,有效预防安装冲突。其供应链覆盖主流标准尺寸,满足快速替换需求。
四、特殊形态尺寸认知
牛角电容采用螺栓安装,尺寸标注包含底座固定孔距。贴片铝电解遵循EIAJ RC-2367标准,代码如”B”对应8.0×6.0mm。(来源:日本电子工业协会, 2020)
非标尺寸应对方案
- 定制化生产解决特殊空间需求
- 多颗并联替代超大单体电容
- 选用固态电容缩减体积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