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贴片到直插:LED尺寸规格对照表及设计注意事项

发布时间:2025年7月1日

如何在电子设计中快速匹配不同封装的LED?面对繁多的封装代码和尺寸规格,选型失误可能导致装配困难或光学性能不达标。本文提供清晰的对照逻辑与关键设计原则。

封装类型核心差异

贴片LED(SMD)采用表面贴装技术,体积小、适合自动化生产。常见封装代码如”尺寸公制代码”表示长宽尺寸,其发光角度通常较宽,适用于高密度布局的背光与指示场景。
直插式LED(Through-Hole)通过引脚穿孔焊接,结构更稳固。其引脚间距透镜高度直接影响PCB开孔设计与光路分布,多用于需要高可靠性的工业设备及大功率照明模块。

封装选择影响因素:
空间限制:紧凑型设计优先选贴片封装
散热需求:大电流驱动场景考虑直插式散热优势
光学要求:窄光束角需求需匹配特定透镜类型

设计避坑指南

焊盘与孔径匹配

  • 贴片焊盘:需严格遵循器件焊端尺寸设计,过小导致虚焊,过大可能偏移。推荐使用IPC标准焊盘图形库(来源:IPC-7351B, 2010)。
  • 直插孔径:引脚直径与PCB孔间隙保留合理余量,防止波峰焊时焊料堵塞。

光学一致性控制

  • 混用风险:避免在同一光路中混用不同封装LED,色温偏差亮度差异可能加剧(来源:DOE固态照明报告, 2021)。
  • 邻近效应:高密度贴片布局时,相邻器件光干扰可能降低对比度,可通过增加遮光隔断改善。

选型决策流程图

  1. 确定电气参数 → 2. 评估散热条件 → 3. 测量安装空间 → 4. 选择封装形式 → 5. 匹配光学特性

    关键提示:通过上海工品官网的封装数据库可查询最新国际标准尺寸图纸,降低选型误差率。
    贴片与直插LED各有不可替代的应用场景。掌握封装代码映射关系、理解热管理要点、严控光学匹配度,是规避设计返工的关键。实际选型中应结合生产条件与终端环境综合决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