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半导体产业正经历结构性变革,AI算力芯片需求激增、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、国产替代进程加速三大引擎共同推动市场增长。据WSTS预测,2024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将突破6000亿美元(来源:WSTS),产业复苏态势明确。
一、核心增长驱动力分析
AI算力芯片爆发增长
- 云端训练芯片:大模型参数量级跃升推动高带宽存储(HBM)需求
- 边缘推理芯片:智能终端设备搭载专用神经网络处理器(NPU)成标配
- 先进封装技术:Chiplet架构通过硅中介层实现异构集成
全球AI芯片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726亿美元(来源:Tractica),3D堆叠等先进封装技术渗透率将持续提升。
新能源车功率半导体放量
绝缘栅双极晶体管(IGBT)和碳化硅(SiC)器件在电驱系统中的应用占比突破40%(来源:Yole)。800V高压平台普及带动SiC MOSFET需求,充电桩模块功率密度要求提升至50kW/L以上。
二、国产替代加速推进
成熟制程领域突破
28nm及以上成熟工艺节点产能持续扩张,国内晶圆厂在全球占比提升至19%(来源:IC Insights)。电源管理芯片(PMIC)、显示驱动芯片(DDIC)等品类国产化率突破30%。
设备材料自主进程
- 刻蚀设备:国产设备在介质刻蚀领域市占率达25%
- 光刻胶:g线/i线光刻胶完成验证导入
- 硅片:12英寸硅片月产能突破百万片
三、2024年投资关注方向
结构性机会把握
存储芯片周期触底反弹,DDR5渗透率提升带动接口芯片需求。传感器芯片在智能座舱领域应用扩展,车载激光雷达核心元器件迎来增量空间。
技术演进关键节点
第三代半导体在光伏逆变器领域替代加速,GaN器件在快充市场渗透率超60%。先进封装推动测试接口需求增长,探针卡等耗材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12%(来源:TechSearch)。
半导体产业已进入技术驱动与国产替代双轮共振阶段。短期关注库存周期见底的消费电子芯片,中长期把握功率半导体、AI算力芯片、先进封装三大主线。产业政策持续聚焦关键技术突破,设备材料领域有望诞生新龙头。
